詳細介紹
宣城市溶氣氣浮機一體化設(shè)備質(zhì)量可靠
一種從活性污泥中提取細菌藻酸鹽的方法,具體包括如下步驟:
步驟1,得到污泥樣本:取1000ml活性污泥(MLSS約為3500mg/L),用去離子水清洗三次后,于5000rpm下離心15分鐘獲得污泥樣本;
步驟2,將步驟1的污泥樣本置于200ml、濃度為0.2mol/L的Na2CO3溶液中,于50W的超聲波下預(yù)處理15s,使活性污泥絮體離散,但又不破壞污泥細胞;
步驟3,將步驟2處理后的活性污泥-碳酸鈉混合液于室溫(15℃)下消解6h;
步驟4,將消解后的混合液于12000rpm下離心30分鐘得到上清液;
步驟5,向步驟4的上清液中滴加0.1mol/L的鹽酸,直*清液的pH值為6,然后往上清液中加入100mL、質(zhì)量百分比濃度為10%的氯化鈣溶液進行鈣析,使可溶性的細菌藻酸鈉轉(zhuǎn)化為不溶性的細菌藻酸鈣沉淀,靜置1.5小時,于12000rpm下離心收集細菌藻酸鈣沉淀,用去離子水清洗三遍,以去除殘留的無機鹽;
步驟6,離子交換脫鈣:將步驟5的細菌藻酸鈣沉淀置于100mL、質(zhì)量百分比濃度為15%的NaCl溶液中,并往NaCl溶液中加入50g鈉型陽離子交換樹脂,連續(xù)攪拌1小時脫鈣,然后于10000rpm下離心30分鐘獲得細菌藻酸鈉溶液;
步驟7,向步驟6的細菌藻酸鈉溶液中加入150mL無水乙醇,并于12000rpm下離心得到絮狀沉淀,將絮狀沉淀于60℃烘干后即可得到所需的細菌藻酸鈉固體。
實施例1所得的細菌藻酸鈉固體質(zhì)量為242mg,pH為7,粘度為72mPa·s,用40℃水浴加熱四天測定本發(fā)明方法提取的細菌藻酸鈉粘度穩(wěn)定性,結(jié)果顯示,粘度基本沒有發(fā)生變化,證明本發(fā)明方法提取的細菌藻酸鈉不僅穩(wěn)定性好且還具有較高的粘度。
實施例2
一種從活性污泥中提取細菌藻酸鹽的方法,具體包括如下步驟:
步驟1,得到污泥樣本:取1000ml活性污泥(MLSS約為3500mg/L),用去離子水清洗三次后,于5000rpm下離心15分鐘獲得污泥樣本;
步驟2,將步驟1的污泥樣本置于200ml、濃度為0.2mol/L的Na2CO3溶液中,于50W的超聲波下預(yù)處理15s,使活性污泥絮體離散,但又不破壞污泥細胞;
步驟3,將步驟2處理后的活性污泥-碳酸鈉混合液于室溫(25℃)下消解8h;
步驟4,將消解后的混合液于12000rpm下離心30分鐘得到上清液;
步驟5,向步驟4的上清液中滴加0.1mol/L的鹽酸,直*清液的pH值為7,然后往上清液中加入150mL、質(zhì)量百分比濃度為10%的氯化鈣溶液進行鈣析,使可溶性的細菌藻酸鈉轉(zhuǎn)化為不溶性的細菌藻酸鈣沉淀,靜置3小時,于12000rpm下離心收集細菌藻酸鈣沉淀,用去離子水清洗三遍,以去除殘留的無機鹽;
步驟6,離子交換脫鈣:將步驟5的細菌藻酸鈣沉淀置于150mL、質(zhì)量百分比濃度為15%的NaCl溶液中,并往NaCl溶液中加入30g鈉型陽離子交換樹脂,連續(xù)攪拌1小時脫鈣,然后于10000rpm下離心30分鐘獲得細菌藻酸鈉溶液;
步驟7,向步驟6的細菌藻酸鈉溶液中加入150mL無水乙醇,并于12000rpm下離心得到絮狀沉淀,將絮狀沉淀于60℃烘干后即可得到所需的細菌藻酸鈉固體。
實施例2所得的細菌藻酸鈉固體質(zhì)量為246mg,pH為7,粘度為74mPa·s,用40℃水浴加熱四天測定本發(fā)明方法提取的細菌藻酸鈉粘度穩(wěn)定性,結(jié)果顯示,粘度基本沒有發(fā)生變化,證明本發(fā)明方法提取的細菌藻酸鈉不僅穩(wěn)定性好且還具有較高的粘度。
宣城市溶氣氣浮機一體化設(shè)備質(zhì)量可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