詳細介紹
管道保溫施工方案
管道保溫:
拆除原保護層保溫層——中間檢查——安裝巖棉管殼50mm——中間檢查——安裝鍍鋅特皮0.5mm——竣工驗收;
硫銨工段(80化工):砂輪機除銹——中間檢查——涂刷氯磺化聚乙烯底漆*部遍|——中間檢查——涂刷氯磺化聚乙烯漆底第二遍——中間檢查——涂刷氯磺化聚乙烯漆面*遍——中間檢查——涂刷氯磺化聚乙烯漆面第二遍——竣工驗收;管道防腐(corrosion prevention of pipes)指的是為減緩或防止管道在內外介質的化學、電化學作用下或由微生物的代謝活動而被侵蝕和變質的措施。
避免管道,遭受土壤、空氣和輸送介質(石油、天然氣等)腐蝕的防護技術。輸送油、氣的管道大多處于復雜的土壤環(huán)境中,所輸送的介質也多有腐蝕性,因而管道內壁和外壁都可能遭到腐蝕。一旦管道被腐蝕穿孔,即造成油、氣漏失,不僅使運輸中斷,而且會污染環(huán)境,甚至可能引起火災,造成危害。據美國管道工業(yè)的統(tǒng)計資料,1975年由于腐蝕造成的直接損失達6億美元。因此,防止管道腐蝕是管道工程的重要內容。
適用范圍
本工藝標準適用于民用及一般工業(yè)建筑的設備、管道的防腐蝕施工操作。金屬在周圍介質的化學、電化學作用下所引起的一種破壞現象。按管道被腐蝕部位,可分為內壁腐蝕和外壁腐蝕;按管道腐蝕形態(tài),可分為全面腐蝕和局部腐蝕;按管道腐蝕機理,可分為化學腐蝕和電化學腐蝕等。
防腐方法
涂層防腐
用涂料均勻致密地涂敷在經除銹的金屬管道表面上,使其與各種腐蝕性介質隔絕,是管道防腐zui基本的方法之一。70年代以來,在極地、海洋等嚴酷環(huán)境中敷設管道,以及油品加熱輸送而使管道溫度升高等,對涂層性能提出了更多的要求。因此,管道防腐涂層越來越多地采用復合材料或復合結構。這些材料和結構要具有良好的介電性能、物理性能、穩(wěn)定的化學性能和較寬的溫度適應范圍等。
1、外壁防腐涂層:管道外壁涂層材料種類和使用條件。
?、趦缺诜栏繉樱簽榱朔乐构軆雀g、降低摩擦阻力、提高輸量而涂于管子內壁的薄膜。常用的涂料有胺固化環(huán)氧樹脂和聚酰胺環(huán)氧樹脂,涂層厚度為 0.038~0.2毫米。為保證涂層與管壁粘結牢固,必須對管內壁進行表面處理。70年代以來趨向于管內、外壁涂層選用相同的材料,以便管內、外壁的涂敷同時進行。
③防腐保溫涂層:在中、小口徑的熱輸原油或燃料油的管道上,為了減少管道向土壤散熱,在管道外部加上保溫和防腐的復合層。常用的保溫材料是硬質聚氨脂泡沫塑料,適用溫度為-185~95℃。這種材料質地松軟,為提高其強度,在隔熱層外面加敷一層高密度聚乙烯層,形成復合材料結構,以防止地下水滲入保溫層內。
組成材料:
鋼套鋼保溫管是由輸送介質的鋼管、防腐外套鋼管以及鋼管與外套鋼管之間填充的超細玻璃棉組合而成,也可采用石墨、硅鈣瓦管殼及填充聚氨酯泡沫復合而成。鋼套鋼(鋼套管)埋設技術是一種防水、防漏、抗?jié)B、抗壓和全封閉的埋設新技術,是直埋敷設技術在地下水位較高地區(qū)使用的一次較大突破。直埋管道的保護管的首要問題是嚴密防水的可靠性,此外要有良好的機械強度,鋼套管由于強度高采用焊接連接,防水的密封性能可靠性十分高,另外,其耐高溫性能也是其它外保護管所不能比擬的。在地下水位高的地區(qū),為保證地下水不影響蒸汽直埋管道的正常運行,外保護層采用堅固、密閉的鋼管外殼。
二、保溫結構
鋼套鋼保溫管保溫結構依據滑動方式不同分為:內滑動式與外滑動式
1、內滑動式:保溫結構由工作鋼管、硅酸鋁、減阻層、微孔硅酸鈣、隔熱層、不銹鋼緊固鋼帶、鋁箔反射層、聚氨酯保溫層、外套鋼管、外防腐層組成。
2、外滑動式:保溫結構由工作鋼管、玻璃棉保溫隔熱層、鋁箔反射層、不銹鋼緊固帶、滑動導向支架、空氣保溫層、外護鋼管、外防腐層組成。
設備封頭與管線彎頭上的金屬保護層應按形狀大小進行分辨下料。
保溫施工技術要求
*層保溫板施工,同層要錯縫,縫隙不得大于5mm,大于5mm時要在縫隙中填充絕熱性能相同的軟質散狀材料。
保溫層遇加強筋板部分要敷設嚴密。
保溫材料第二層與*層要做到同層錯縫,上下層牙縫,其搭接長度不宜小于50mm。
金屬外護層安裝
直管
(1)確定下料長度
用鋼皮尺或鐵皮條在保溫管道外面多量幾個部位,按保溫層外圓周長加上45mm接縫尺寸(搭接),確定下料數值。
(2)加工接縫
在手動折邊機上做好接縫(大頭12mm,小頭15mm),并在大頭端做好記號。
(3)加工卷圓
放在手動或電動起線機上加工圓線凸筋,加工圓線應放在大頭12mm一端,圓線的直徑根據保溫外徑大致為下列數值:
保溫層外徑D(mm) 圓線直徑D(mm)
D<100 3.2
100≤D<150 4.5
150≤D<300 6
D≥300 9
現場安裝
把金屬保護層緊貼在管道保溫層外面,把兩邊接縫搭接在一起,用手提電鉆鉆孔,抽芯拉鉚釘固定,拉鉚釘間距約為200mm,對于保溫外徑較大的金屬保護層,軸向搭接也應加工圓線凸筋,拉鉚釘間距可為250mm。鉆頭直徑為Φ5.1mm,禁止用沖孔或其他方式打孔,接縫應嚴密、平整、并處于隱蔽位置、環(huán)向套接一般為50mm,大直徑高溫蒸汽管道及露天管道為75~100mm,環(huán)向搭接宜順管路坡向,即環(huán)向搭接口應向下。
靠近法蘭處直管保溫端部的金屬護殼,應用鋸形鉗加工成據紋(鋸齒形)保護保溫材料。保溫外徑大。鋸齒形的間距也大,反之則小些。
彎管
(1)彎管金屬保護層
下料長度為根據保溫外圓周長加上45mm接縫尺寸,與直管套接不小于100mm,加工安裝方法同直管。
(2)蝦米彎管金屬保護層
可按平行線法展開放大樣或展開計算下料。也可下料長度為保溫外圓周長加100mm、下料寬度為外圓周長的1/12.剪成長條修剪(需加上套接尺寸)。高溫管道彎頭部位金屬保護層也可采用全套接形式。使搭接尺寸曾大志10~250mm,不加拉鉚釘,使彎頭金屬保護層可自由調節(jié)膨脹。
三通
加工安裝方法同直管,支管與直管金屬保護層用拉鉚釘固定。
法蘭
測量保溫管道、保溫法蘭外徑和法蘭保溫長度,確定金屬保護層端部、筒形部分和插口板得下料尺寸。將切割好的端部板放在扳邊機和手動扳邊機上加工。將端部板差結成整塊;將圓筒部分在拼角扎邊機和扳邊機上加工接縫,與端板直角咬接后在把插口插入圓筒部分的插縫處。
加工安裝注意事項
(1)不允許使用有明顯缺陷的金屬保護層,入皺紋、裂紋、深痕道以及腐蝕痕跡。保溫層施工完畢后緊接著安裝金屬保護層,以免重新打腳手架。
(2)金屬保護層下料應做到準確,合理套裁,減少零星邊角余料。
(3)加工好的金屬保護層應堆放整齊,并編號以便取用。
防腐層、保溫、保護層檢查
外觀檢查:涂層應光滑平整,顏色*,無針孔、氣泡、剝落缺陷。用5-10倍的放大鏡檢查,無微孔者合格。
涂層厚度檢查:采用磁性(或超聲波)測厚儀檢測,要求涂層厚度均勻,涂層厚度和層數符合設計要求。具體要求如下:
(1)采用磁性測厚儀側后,相臨之三點讀數的平均值得出一點讀數。
(2)檢查點為塊上、中、下部位均勻取5個點,并作好記錄。
(3)涂層干膜厚度不得低于規(guī)定值,也不得高于規(guī)定值,允許偏差為±5%。
涂層附著力檢查:用打叉劃格法檢查涂層附著力。
檢查保溫固定件、支承件的安裝是否正確、牢固,支承件不得露在保溫層外。
檢查保溫方式和保溫層厚度是否符合設計要求。保溫層厚度檢查可 針形厚度計,也可采用鋼探針。檢查時將剛探針垂直刺入,直達到設備或管道壁上,在用鋼尺度量厚度。讀數精度要達到±1mm。
質量檢查的取樣布點為,設備每30m2應抽查三處,管道每20m抽查一處。其中有一處不合格時,應就緊加備取點復查,仍有1/2不合格時,應認定該處為不合格。
保護層外觀檢查,應符合下列規(guī)定:
(1)管道鍍鋅鐵皮安裝的環(huán)向接縫與縱向接縫應相互垂直,并成整齊的直線。
(2)管道鍍鋅鐵皮安裝的接縫方向,應與管道的坡度方向*。
(3)金屬保護層的搭接尺度應符合設計要求。
(4)在已安裝的金屬護殼上,嚴禁踏踩或堆放物品。對于不可避免的踩踏部位,應采取臨時防護措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