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(chǎn)品名稱 小動物PET-CT正電子斷層掃描系統(tǒng)
英文名稱 Locus Vista PET/PET-CT
產(chǎn)地/品牌 GE Healthcare
型號 Locus Vista
性能介紹 PET是1990年代開始應用于臨床的醫(yī)學成像設備。其成像原理與CT、MRI、超聲等*不同,采用在核醫(yī)學中廣泛使用的放射性核素進行成像。PET檢查時使用的是正電子放射性核素,這類放射性核素半衰期通常很短(數(shù)分鐘至數(shù)十分鐘),因此由的小型科研回旋加速器現(xiàn)場生成,在化學合成儀中與探針結合后再注射到患者體內(nèi),然后將患者送入PET設備中進行掃描成像。
PET所用的探針與Optix MX所使用生物大分子探針有些類似,其呈現(xiàn)的也是功能代謝信息,而非解剖結構信息。在臨床使用中,代表功能信息的PET圖像的分辨率太低,難以精確定位,因此目前通常把PET與CT設計在同一個機架中,由同機圖像融合而獲得具有精確解剖空間定位的功能代謝圖像。PET成像原理*,對使用環(huán)境要求很高,且全套設備極其昂貴, 因而PET通常設置在醫(yī)院單獨成立的PET中心內(nèi),而非放射科。
PET屬于發(fā)射型斷層成像設備,成像所需的放射線來自于受檢者體內(nèi),這與放射線來自于體外并穿透機體的CT是不同的,后者屬于透射型成像設備。PET/CT屬于多模成像(Multi-Modality Imaging)的一種方式,將醫(yī)學分子影像技術推向新的高度。目前,PET/CT已經(jīng)在臨床的腫瘤、心血管和神經(jīng)系統(tǒng)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中得到廣泛應用,其中腫瘤方面的應用占到90%左右。
PET近年來受到廣泛關注的原因是其真正實現(xiàn)了患者的功能代謝檢查,包括基因表達、生物標志物定位定量和藥物代謝等以往在臨床檢查中難以實現(xiàn)的目標,使早期診斷和疾病干預成為可能。PET診治的應用范圍和準確性極大依賴于發(fā)現(xiàn)高質量的特異性探針,只有找到疾病特異性的生物探針才有可能實現(xiàn)特定病癥的早期診斷。例如,18F標記的葡萄糖(FDG)能夠被代謝旺盛的組織大量吸收,從而被廣泛應用于腫瘤發(fā)生和轉移的早期檢測,以及放化療療效的監(jiān)測,但是FDG在腦部和炎癥病灶處也會集聚,造成了許多假陽性,而在某些惡性程度不高的腫瘤中會呈現(xiàn)假陰性。新型PET探針的研究必需在活體小動物體內(nèi)進行,因此microPET就應運而生。
microPET或microPET/CT的工作原理與臨床PET或PET/CT*相同,但是在空間分辨率和靈敏度方面有了顯著提升,以適應小體積的模式動物的研究要求。因為microPET的技術要求更高,所以其價位也直逼臨床級PET。
GE Healthcare的eXplore Vista microPET采用*的厚達15mm的Phoswich雙層閃爍晶體探測器,結合深度交互技術(DOI)和位置敏感型光電倍增管(PSPMT),能夠獲得的均一空間分辨率和檢測靈敏度。Vista microPET分為雙環(huán)(DR)和單環(huán)(SR)兩種型號,雙環(huán)即在軸向方向上安裝了2圈Phoswich雙層晶體,使軸向視野增至4.7cm,并大大提高了檢測靈敏度。
醫(yī)學成像設備獲取的數(shù)據(jù)必需經(jīng)過重建才能顯示成為肉眼可以分辨的圖像,PET也不例外。但是不同的重建算法得到圖像質量差異極大,GE Healthcare采用優(yōu)化的OSEM(有序子集zui大似然法)算法代替?zhèn)鹘y(tǒng)的FBP(濾波反投影法)進行圖像重建,得到近乎PET技術極限的1.2mm空間分辨率。
技術參數(shù)
PET部分:
中心視野分辨率: 1.1 mm (FWHM) /3D OSEM
遠離軸向的空間分辨率: 1.5 mm @ 1.0 cm, 1.8mm @ 2.0 cm
中心點源靈敏度: 4.0% 250-700 keV , 6.5% 100-700 keV能窗
環(huán)直徑:11.8 cm
孔徑:8 cm
有效橫斷面視野:6.8 cm
軸向FOV:4.6 cm
深度交互作用探頭數(shù)量:36 個位置敏感的SPMT
深度交互作用(DOI)雙閃爍體的數(shù)量: 6,084
CT部分:
球管功率: 50KV 75W
聚焦點: 35um
有效掃描面積: 6.8×6.8cm
分辨率(10%MTF): 27um-100um
重建校正:自動旋轉中心
呼吸門控
自動樣品床精確步進控制
動物定位
X射線防護: CSA/UL 標準
重建速度: 4CPU 工作站 11分鐘 (512 x 512 x 512 volume from 400 views)
主要特點
- 3D, 靜態(tài)采集, 不同模式動態(tài)采集, 全身掃描, 發(fā)射和其他掃描模式
- 標記動物可視軸向定位,實時注射采集
- 菜單法選擇正電子放射性核素的衰減校正模式
- 實時采集控制監(jiān)測,確保圖像質量
- 數(shù)據(jù)采集過程中,實時顯示FOV,方便確認被采集動物的位置和觀察運動狀態(tài)
- 標準的FORE/2D FBP、疊代法, 統(tǒng)計分析法
- 用Interfile or DICOM 格式儲存圖像
- 不同的3D顯示方法: stack, montage, 融合, 電影顯示
- 同步顯示橫斷面、失狀面和冠狀面三種平面圖
- 多種傳輸模式: Interfile axial, DICOM, 原始數(shù)據(jù)
- Interfile or DICOM 為圖像輸出格式
- MIP 旋轉顯示
- 圖像統(tǒng)計: 均值, 標準方差
- 定量骨分析: BMD, BVF, 骨小梁數(shù)目, 厚度, Euler’s數(shù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