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射液及注射用濃溶液照下述方法檢查,應符合規(guī)定。 集菌儀檢查法 供試品標示裝量不大于2ml者,取供試品5支(瓶);2ml以上至50ml者,取供試品3支(瓶)。開啟時注意避免損失,將內(nèi)容物分別用相應體積的干燥注射器及注射針頭抽盡,然后緩慢連續(xù)地注入經(jīng)標化的量入式量筒內(nèi)(量筒的大小應使待測體積至少占其額定體積的40%,不排盡針頭中的液體),在室溫下檢視。測定油溶液、乳狀液或混懸液時,微型智能集菌儀生產(chǎn)廠家應先加溫(如有必要)搖勻,再用干燥注射器及注射針頭抽盡后,同前法操作,放冷(加溫時),檢視。每支(瓶)的裝量均不得少于其標示量。 生物制品多劑量供試品:取供試品1支(瓶),按標示的劑量數(shù)和每劑的裝量,分別用注射器抽出,按上述步驟測定單次劑量,應不低于標示量。 標示裝量為50ml以上的注射液及注射用濃溶液照低裝量檢查法(通則0942)檢查,應符合規(guī)定。 也可采用重量除以相對密度計算裝量。準確量取供試品,精密稱定,求出每1ml供試品的重量(即供試品的相對密度);精密稱定用干燥注射器及注射針頭抽出或直接緩慢傾出供試品內(nèi)容物的重量,再除以供試品相對密度,得出相應的裝量。 預裝式注射器和彈筒式裝置的供試品:標示裝量不大于2ml者,取供試品5支(瓶);2ml以上至50ml者,取供試品3支(瓶)。供試品與所配注射器、針頭或活塞裝配后將供試品緩慢連續(xù)注入容器(不排盡針頭中的液體),按單劑量供試品要求進行裝量檢查,應不低于標示量。
一、使用方法和保養(yǎng)說明主要特征:
1、新型泵頭:過濾更順暢,更均勻,更安全。
2、微型智能集菌儀生產(chǎn)廠家固定檔位設計:設有“40R”“ 60 R”“ 160R”“ 240R” 四大檔 位,可以滿足大輸液、粉針、水針等各種劑量供試品的過濾需求。
3、分體式的排液槽設計:可以自由移動,方便操作人員的操作習慣。槽內(nèi)為弧形設計,廢液不會殘留在槽內(nèi),解決了*實驗后可能會產(chǎn)出的細菌。
4、瓶形支架設計:解決了傳統(tǒng)的大瓶支架、小瓶支架更換帶來的麻煩 和操作過程中供試品掉下來的風險。瓶形支架將供試品牢牢固定在支架上,即安全,又美觀。
5、智能集菌儀圓形卡口設計:傳統(tǒng)式直角卡口在裝軟管的時候都是很費勁的,有時候還會把管子卡破,造成了經(jīng)濟上的損失,現(xiàn)在圓形卡口,可以輕輕一卡,軟管就可以進去,非常方便。
6、一體化開關設計:避免在機殼上開過多的孔,使機殼的清潔度更高,更人性化。
7、扳手根據(jù)人體力學設計而成,可以輕松將皮管卡牢。
8、增設腳踏開關,更便于實驗操作。
二、技術參數(shù):
型號:ZW-2008
電 源 :220/50Hz
轉(zhuǎn) 率 :120W
轉(zhuǎn) 數(shù) :0-240prm
懸架總高度:35cm
重 量 :15kg
機殼材料:L304不銹鋼材料
外形尺寸:42*26*12cm
三、產(chǎn)品說明:
是一次性使用全封閉集菌培養(yǎng)器的配套使用設施。一體化不銹鋼機殼設計:微型智能集菌儀生產(chǎn)廠家全部采用L304衛(wèi)生級不銹鋼,解決了無菌室. 微生物室高潔凈儀器的要求。提高儀器的使用壽命,降低因傳統(tǒng)集菌儀表面生銹問題造成的維修、更換等產(chǎn)生的成本。避免了因為化學物質(zhì)對表面的腐蝕,機殼表面設計不何死角。通過集菌儀定向蠕動加壓原理,使供試品中微生物截留在濾器中的微孔濾膜(0.22µm*47mm或0.45µm*47mm上,通過沖洗濾膜除去抑菌成分,然后把所需的培養(yǎng)基通過進樣管道直接引入全封閉過濾集菌培養(yǎng)器中,放置在培養(yǎng)箱內(nèi)進行無菌培養(yǎng)。
四、主要特征:
1.迷你型設計,更大程度的減少對工作臺面的占用.
2.大屏LED液晶顯示器,顯示運行的狀態(tài)、時間、轉(zhuǎn)速等.
3.鋼化玻璃防水設計,觸摸感應按鍵,壽命更長.
4.直線裝管設計,更加方便裝卸無菌檢驗裝置的導管.
5.固定四檔位摸式控制按鍵,并結合數(shù)字脈沖無極調(diào)速,操作靈敏,控制簡便.
6.蠕動泵具有安全保護裝置,避免操作失誤對人員的傷害。
7.過流、過壓、過載、堵轉(zhuǎn)多重安全保護功能。
8.腳踏開關采用進口航空防水端頭連接,超低電壓控制電器,不會存在漏電傷人的危險。
9.機身所有安裝口端經(jīng)過防水密封處理,有效的防止液體滲入機內(nèi)。
10.排液槽可高溫高壓滅菌,泵頭蓋可拆卸清潔。
11.固定檔位設計:設有“40R”“ 60 R”“ 160R”“ 240R” 四大檔 位,可以滿足大輸液、粉針、水針等各種劑量供試品的過濾需求。
12.分體式的排液槽設計:可以自由移動,方便操作人員的操作習慣。槽內(nèi)為弧形設計,廢液不會殘留在槽內(nèi),解決了*實驗后可能會產(chǎn)出的細菌。
13.瓶形支架設計:解決了傳統(tǒng)的大瓶支架、小瓶支架更換帶來的麻煩 和操作過程中供試品掉下來的風險。微型智能集菌儀生產(chǎn)廠家瓶形支架將供試品牢牢固定在支架上,即安全,又美觀。
14.圓形卡口設計:傳統(tǒng)式直角卡口在裝軟管的時候都是很費勁的,有時候還會把管子卡破,造成了經(jīng)濟上的損失,現(xiàn)在圓形卡口,可以輕輕一卡,軟管就可以進去,非常方便。
15.一體化開關設計:避免在機殼上開過多的孔,使機殼的清潔度更高,更人性化。
16.扳手根據(jù)人體力學設計而成,可以輕松將皮管卡牢。
17.增設腳踏開關,更便于實驗操作。
五、操作方法
1、取出集菌培養(yǎng)器先檢查包裝是否完好無損,在無菌室打開無菌包裝袋。 將集菌培養(yǎng)器逐個放在不銹鋼座上。
2、將集菌培養(yǎng)器的導管裝入智能集菌儀泵頭,要求定位準確,導管走勢順暢。 打開帶檢樣品,插入針孔并消毒,然后將樣品瓶定位。 拔去進樣雙芯針管的護套,插入樣品中,開啟集菌儀,再按“30R”“100R “140R”“160R”調(diào)節(jié)所需轉(zhuǎn)速;按“Up”“Down”鍵可上下調(diào)節(jié)轉(zhuǎn)速,實施過濾集菌(應避免雙芯針管進氣濾膜被藥液浸濕,影響進氣)。
3、完成集菌后,若樣品含抑菌物質(zhì),用適當緩沖液清洗,清洗方法與集菌過程相同。 啟開培養(yǎng)基的鋁蓋,插針孔并消毒。 摘下頂部空氣濾器開口的膠塞,將集菌培養(yǎng)器底部濾器開口塞上膠塞,用*依次開 閉軟管,開啟集菌儀,將培養(yǎng)基泵入*的集菌培養(yǎng)器。
4、用小夾子夾閉與培養(yǎng)器連接部的導管,留下5-6cm導管,檢出其余部分,并將開口端插 入在空氣濾器開口上。 分別按規(guī)定進行培養(yǎng),并觀察培養(yǎng)情況。 當更換檢品和完成過濾時,按下“Stop”鍵,儀器立即停止運行。
5、結束關閉電源。 取下不銹鋼底座進行清洗。